2023 Library Systems Report 按往例在5月出刊的 American Libraries Magazine 發佈了 ,今年的主題是 The advance of open systems。
近年來在持續的商業收購下,造成市場上大者恆大的結果,對圖書館科技產業帶來了高風險的變革,造成權力平衡的劇烈轉移,但2022年的一些事件對市場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儘管專有(專利)產品仍然佔主導地位,在功能上也持續精進,但開源(open source) 替代方案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圖書館界對開放系統的興趣過去15年來有所增長,而最近的採購反映了重要的突破。開源圖書館服務平台(LSP) FOLIO 在2022年卻繳出了亮麗的成績單:美國國會圖書館、MOBIUS圖書館聯盟、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等,除了鞏固其在市場上的地位,更成為 Alma、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 (WMS) 的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
目前在美國約有10%的學術圖書館和17%的公共圖書館使用開源的集成圖書館系統(ILS),Marshall Breeding 相信經過長時間的開發後,Koha、Evergreen 和現在的 FOLIO 等主要開源產品的功能與商用專有(專利)產品之差距已經縮小。 FOLIO 在經過上述幾個大專案所累積的經驗,可以預見當現在仍使用傳統ILS產品的學術圖書館於下一波系統更新、採購浪潮中,將成為除了 Alma 和 WMS 外,另一個可以考慮的產品。
前述所累積經驗,特別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C) 這個案子,對 FOLIO 有著重大的意義。2012年 LC 聘請 Zepheira協助開發 BIBFRAME 並從 MARC 建立對應。EBSCO 在2020年收購了 Zepheira,其中包括現在被稱為 BiblioGraph 的服務。EBSCO 的這一舉動是為了利用 BIBFRAME 和 linked data 技術,通過將Web搜索與圖書館目錄相連接,從而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可發現性,這些將在 LC 導入 FOLIO 時的開發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的報告明顯對開源產品有較多的著墨,其次是 Ex Libris 的產品,再來才是 OCLC,但後者的內容沒有太多另人驚喜的部分。有興趣的人可至本文下方提供的連結去看更完整的報告內容。最後將幾個在台灣較常聽到的產品的數據截圖如下:
開源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存在已久,從例年的 Library Systems Report 可以看到占比不大但穩定的市佔率,未來幾年是否逐年成長,有待觀察。
報告中的 open systems 是何意?
如果有看原文的話您會發現,全文只有二處提到 open systems,標題一次,內文一次,而 open source 總共提了 25次,所以 The advance of open systems 是什麼意思呢?
按一般對 open system 的定義及作者去年 Library Technology Guide “Open Systems in the age of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s: Meeting expectations for interoperability and extensibility." 一文的看法[4],不應只是針對開源系統。但從報告前二段的文字來看,我會認為作者講的就是開源系統。
- “But other events in 2022—primarily advances in open source software—have even bigger implications for the market."
- 在講圖書館界對開放系統感興趣後,接著就講 FOLIO、Koha、Aspen Discovery 這三個開源系統在去年的收獲。
延伸閱讀:
- American Libraries Magazine — 2023 Library Systems Report
- American Libraries Magazine — 2023 Library Systems Report sales statistics
- Library Views圖書館觀點 — 2022 Library Systems Report
- Library Views圖書館觀點 — 圖書館服務平台(LSP)時代的開放系統(Open Syste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