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從去年底臉書 Facebook 將公司名稱改為 Meta後,元宇宙 (Metaverse) 的討論就隨處可見,科技新聞、理財雜誌及節目,所有人都在談論。然後就是NFT,誰發行了NFT,轉手價差就數百、千倍等。
圖片來源:Techidence
一位圖書館工作者的學習筆記
是的,從去年底臉書 Facebook 將公司名稱改為 Meta後,元宇宙 (Metaverse) 的討論就隨處可見,科技新聞、理財雜誌及節目,所有人都在談論。然後就是NFT,誰發行了NFT,轉手價差就數百、千倍等。
圖片來源:Techidence
一般人很少去注意到圖書館的特別館藏,一來是特藏的地點可能位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或許平常也不是隨便可以參觀,再者也不是所有讀者都對它有興趣。如果把這些資料都放到網路上去,是不是可以解決前述的二個限制,讓更多感興趣的人可以輕易地看到珍藏資料呢?
曾經介紹過 Second Life Research Journal 這個網站,前不久該站的主人發表了 Second Life (第二人生) 上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報告。ppt 在這裡,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Michael Stephens 跟一位研究生針對 Second Life (第二人生) 上的使用者,或者說是居民,的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行為做了研究。這位研究生,Margaret Ostrander,把一些想法及研究的資料都放在 Second Life Research Journal。
圖書館如何將實體的服務延申至 Second Life (SL) 的虛擬世界,這是美國許多圖書館正在積極嚐試的。本站已經介紹過許多的實際應用(見下面的相關文章),但接下來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那就是可以 SL 裡頭繳交你的圖書館罰款。
昨天在報紙上看到教育部準備在校園設置「樂活運動站」,到時候跳舞機、彈跳床、投籃機、棒球九宮格、簡易攀岩等設施都會搬進校園,甚至目前流行的 Wii 也可能包含在內。此舉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學校不應有這些玩意兒。
由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和 the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ELI) 所共同進行的 Horizon Project 在其 2007 年的報告中提出了未來5年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 6項科技。每一項科技的討論都架構於它在教學、學習、及創意表現/達(creative expression) 三方面的關聯,並提供了許多的範例網址及延申閱讀。
Second Life (SL) 在美國爆紅,許多的圖書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廠商…等也都紛紛在這個虛擬世界上頭開始探索提供服務的可能性。當然啦,也有些人提出懷疑,圖書館在 SL 可以提供那些服務? SL 上的居民真需要圖書館嗎? 你的讀者也在那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