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一張圖表,內容是來自 Pew Internet 去年(2012) 的一份簡報[1],簡報前半段提供 Pew Internet 一些調查數據,說明一些使用趨勢,最後幾張投影片才去引導想像未來的圖書館會是怎樣。
圖資碩士學位榮登全美就業最差碩士學位榜首
昨天看到台灣本土博士就業的窘境[1],許多人質疑博士數量供需平衡的問題,以及現在是否適合攻讀博士學位。這讓人聯想到富比士雜誌(Forbes) 每年都會評選全美就業最佳及最差的碩士學位[2],圖書資訊碩士學位這幾年來(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egree) 一直都名列最差(The Worst) 的學位,但今年成為第1名後,在美國圖資界引起不少討論。
美國公共圖書館經費及科技使用報告(2011-2012)
ALA 最新出爐的 Public Library Funding & Technology Access Study 2011-2012 報告[1] 顯示在緩慢的經濟復甦中,圖書館持續面臨經費減縮,但在科技服務項目方面卻又大幅成長,包括無線網路、電腦、電子資源…等。報告中同時也呈現出城鄉的差距。
使用者需求的重要性
Kathy Dempsey 在其 ALA年會心得中記下了 Ernie DiMattia 所說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
He said that he starts all his classes with the word “need" because that’s at the heart of real marketing. “We think we know what people need, but in many cases, we really don’t." DiMattia explained that successful marketing is built around serving a need that exists, and no matter how grand your efforts are, “If you are not fulfilling a need, the rest is nothing.“
Confronting the Future: Strategic Vis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Public Library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不僅是個人,各行各業也都明顯感受到壓力。美國ALA的資訊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OITP) 前不久發表了一份名為“Confronting the Future: Strategic Vis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Public Library” (pdf) 的政策概要,探討在經費拮据、使用者需求/習慣變動等挑戰下,圖書館如何快速應對新興技術,並且做出有效的策略。這份政策概要主要是針對公共圖書館,其他類型的圖書館也可參考。
延伸閱讀:
American Libraries Magazine - Future of libraries ‘confronted’ in new ALA Offi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 report
2009 ALA 年會裡一些有趣的畫面
ALA年會已於上週在美國芝加哥舉行,我最想看的是書車比賽的畫面。此外,美國作家 James Kennedy 的演出實在是太搞笑了,真的很佩服美國人的幽默感。
書車比賽冠軍隊伍 Oak Park Public Library,圖片來源:http://www.npr.org/
圖書館書車隊伍比賽
昨天看到美國第5屆圖書館書車隊伍冠軍比賽(Library Book Cart Drill Team Championship) 將在 ALA 年會中舉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 Youtube 搜尋了一下,發現美國人真的太可愛了 (至少在書車這件事上),竟然可以想出這麼多的點子,看了保證笑開懷。
你也可以這樣子看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 的 Booklist 是一本已發行百年的期刊,主要是提供書評給圖書館(員) 做為採購書籍的參考,近年也成為館員在推廣閱讀上一個寶貴的工具。只是這麼多的書籍,這些編輯們是怎麼閱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