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C 在6月13日對 Clarivate(科睿唯安)旗下 Ex Libris 推出的產品:MetaDoor 提起訴訟,在美國圖資界引起小小的騷動,國際圖書館聯盟組織(The 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 ICOLC)甚至在8月26日發出一份聲明[1],強調書目數據應可以自由地分享與重複使用。沒想到在11月7日 OCLC 與 Clarivate 分別發表雙方達成和解的新聞稿,OCLC 在新聞稿中因機密因素,只說明下列二重點[2]:
- Clarivate、Ex Libris 和 ProQuest 已停止開發和銷售使用受 WorldCa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olicy 約束的記錄所開發的 MetaDoor MARC 記錄交換系統。
- Clarivate、Ex Libris 和 ProQuest 將立即永久刪除 MetaDoor 中所有納入或基於受 WorldCa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olicy 約束的記錄。
Clarivate則在新聞稿中強調[3]
- 持續否認 OCLC 的不當行為指控,並堅持認為問題出在 OCLC 與其客戶之間,他們尋求共同創建一個高效的社區平臺來共用書目記錄。科睿唯安不會開發MARC記錄交換系統,其中包括 OCLC 聲稱受其政策和合同限制約束的記錄。科睿唯安將自行承擔費用和成本。
- 將繼續支持開放研究和數據交換的目標,因為相信這是使研究和學習過程更快、更強大、更透明的最佳方式。
我觀察到國內外對這事件的討論不是很多,或者說不是很熱烈,在 “Metadata 所有權的省思" 一文的延伸閱讀中分享了二篇討論的連結[4]。但在台灣,目前還沒有聽到館員們對此議題的討論。好奇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果,更好奇他們和解背後的利益交換條件是什麼?
延伸閱讀:
- Library Views圖書館觀點 — 國際圖書館聯盟組織(ICOLC)關於圖書館詮釋資料權利的聲明
- OCLC — OCLC and Clarivate settle lawsuit
- Clarivate — Clarivate and OCLC Settle Lawsuit
- Library Views圖書館觀點 — Metadata 所有權的省思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