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則圖書館 Instagram (IG) 的貼文引起媒體注意,不曉得您看過沒有?
- 奧地利中部的阿德蒙特修道院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修道院圖書館,巴洛克式金碧輝煌的建築與藝術讓人驚嘆,近年來院內的修士,善用社群媒體宣傳,更讓修道院人氣暴增。完整報導見下面影片
- 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市立圖書館今年11月製作一支僅有12秒的短片上傳至抖音(TikTok)和 Instagram ,逗趣的內容吸引超過1000萬次點閱,翻轉一般人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也讓該市立圖書館聲名大噪,而且靠著網路流量開闢新財源,解除長年財務困境。[1]
雖然我看不懂上面這位阿嬤的點是什麼? 可以有近92萬讚,若想聽聽背後的故事,可以看看下面新聞媒體的採訪,內容包括製作上的人力、內容等。
除了上面這二則新聞外,近年台灣陸續有新圖書館落成,也都成為網民打卡的熱門景點,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3]
相信長官們看到這些新聞後一定會要你/妳們也想辦法利用 IG 來推廣圖書館的活動或資源。但綜觀上述這些圖書館能夠在社交媒體吸引人們的眼球,其原因不外乎有美美的建築物、非常具有特色的館藏或服務、別出新裁的貼文內容…等。你/妳的圖書館有嗎? 或是你/妳們敢拍突破原有框架的短片嗎?
2021年12月我盤查了全台65所一般大學圖書館社交網路應用的情形,發現21個圖書館建有 IG,大多數圖書館都是張貼活動消息,少數則是新書推廣。若再細看每則貼文的按讚數,相對於學校學生數,可以說是少的可憐。
大家都說年輕人不用 Facebook (FB),只用 IG,雖然我沒能找到那一份調查可以證明,但多一個宣傳或推廣的管道總是好的。只是 IG 貼文內容應與 FB 的內容有所差別,IG 如何貼文才能吸引人,隨便 Google一下便可找到很多指引的文章。
我個人覺得亮點很重要,但不應是館員自己認為,而是貼文內容真正可以吸引平常不來圖書館的人,否則終究是在原本會使用圖書館服務的小圈圈裡推廣。畢竟以我個人使用 IG 的經驗來說,一旦追蹤的人多了,不會每一則貼文都看,最後還是得回到最根本的問題:貼文內容能不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就在滑過去的那一刻決定我要不要停留下來看一看。
最後,我工作的圖書館也加入 IG 的行列,看看能玩出些什麼 🙂
延伸閱讀:
- 世界新聞網 — 影/密爾瓦基圖書館 沒錢逼出靈感 未料影片爆紅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This Local Library Is an Overnight Social-Media Sensation
- 聯合新聞網 — 2023桃園最新打卡點! 大片落地窗絕美舒適「桃園市圖書館新總館」親子共遊最佳去處
- Library Views圖書館觀點 — 圖書館推廣新管道 — Instagra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