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ID

最近館長一再提起 ORCID,越來越多系統整合 ORCID,我們也就越來越有壓力。所以趕緊上網找資料去…


orcid logo

首先真的太感謝 Library Watch 這個網站了,一直想要找機會介紹,這次就順便吧。Library Watch 每週或不定期提供國內外圖資界的訊息,有新聞,也有一些深入的介紹。

例如這次 ORCID 我首先就找到 Library Watch 的介紹,下面就引用一小段[1]

ORCID 是一開放型研究者與投稿者識別碼 (Open Researchers and Contributor ID )的縮寫,由 2012 年10 月開始由非營利單位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贊助,提供研究人員與投稿者可於ORCID線上註冊獨一無二的身分編碼(ID),這一組唯一性識別碼有助於研究者往後的陸續發表的研究活動、成果報告、專利申請等案件中著錄,並可解決因命名不同或是曾在多個研究機構工作之研究者,引用次數可以更正確地計算。

簡單的說,ORCID 的目的在解決現今研究社群缺乏將學者之各類型的學術成果與獎勵串連的機制,透過 ORCID 可讓使用者利用此唯一性識別碼在不同資料庫間發掘同一個研究者,追蹤學術研究產出。

下面是 ORCID 的執行董事 Laure Haak 今年9月的一場演講投影片,算是 ORCID 官方簡報裡最經典的一個。

下面是10月30日的簡報,談 ORCID 的現況及接下來的計畫。

下面是今年4月在一場會議的簡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XK5JRX7Mc

美國大學協會(AAU) 執行副總裁 John Vaughn 在上個月 ORCID Outreach Meeting 中從大學書館的觀點分享他們的看法,我覺得可以直接看第14,15張講挑戰的部分:

個人可以免費申請登入 ORCID,但如果是機構要使用其 API來更新資料到ORCID的話,是不是要成為會員? 會員機構每年至少也要5,000美元[2]。這點可能還要再確認。

延伸閱讀:
1. Library Watch - ORCID – 學術研究共享未來趨勢
2. 起得早醒得晚的 - ORCID ——“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
3. Library Connect - 申請ORCID:圖書館鼓勵研究研究人員註冊取得新身分編碼

廣告

對「ORCID」的一則回應

Add yours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