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年輕人都不用臉書(Facebook, FB),也有說 FB 是用來與父母或長輩溝通的,年輕人都在用 Instagram (IG)。根據一份社群網站使用報告顯示,台灣 IG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40萬人,約佔台灣31%人口,而在年齡使用上,IG使用人口介於15~34歲間便佔6成以上[1]。
因為大學生就是 IG 的主要使用者,有些大學圖書館也開始開設 IG,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新管道推廣圖書館活動。到 Google 去找 “圖書館" 及 “Instagram",便可以找到很多圖書館的 IG頁面。 我瀏覽了一些內容,除了圖片外,看不出與臉書中的訊息有什麼不同的,而且互動的情況也不是很理想,即便下面要介紹的IG看起來好像追蹤人數及like數也不多。
日前看到加拿大薩斯喀徹爾理工學院圖書館(Saskatchewan Polytechnic Library) 分享他們的 Instagram經驗,底下列出我個人覺得是重點的項目及一些自己的想法[2]。
- 要有個性:不同社群媒體訴求的重點或對象應有所區別,不能直接將 FB的圖轉貼到 IG。對讀者來說,他/她看的是一個有個性的人的照片,不是什麼官方正式公告。Saskatchewan Polytechnic Library在 IG 上 PO出館員的照片,讀者將來去圖書館再看到熟悉的面孔,就會感到親切。
圖片來源:Library Connect[2] - 色彩要豐富:這樣才能夠有吸引力,可以利用網路上一些工具,如Canva 和 Unsplash。
- 多樣化的內容:不只有圖書相關,圖書館或者校園活動訊息也都可以PO
- 要能夠吸引讀者互動:可以透過一些活動的舉辦來增加讀者的參與,不過 Saskatchewan Polytechnic Library同時在 FB 及 IG舉辦活動,IG的效果遠不如 FB,原因有許多,建議要針對IG 的特性來設計活動。
IG有一個 stories限時動態功能,可以將照片及影片上傳成為一個 slideshow,同時也搭配可以投票或提問。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就利用此功能在 IG 提供電子書閱讀服務,詳細內容可以參與下面的延伸閱讀連結。
延伸閱讀:
1. Cheers快樂工作人 — 台灣IG月活躍用戶數已近三分之一人口!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執行長黃逸旻:用這5招提高粉絲數
2. Library Connect — Instagram: the new way to connect with students
3. ㄇㄞˋ點子 — 為了讓你閱讀,紐約公共圖書館的 IG 可花了不少心思!
4. 經理人 — 5 部經典名著搬上 Instagram!紐約公共圖書館新創意,一年漲粉 65%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