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如何看待圖書館的角色

Ithaka S+R 自 2000年起每3年就會做一次大規摩的問卷(Faculty Survey),研究新科技是如何影響美國大學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最新一次(2009年) 以郵寄方式將問卷寄給全美 35,184 教師,共有3,025 回覆,回覆率大約是8.6%。問卷結果前不久出爐(link),也引來不少人注意。


報告分為下面各章節,你也可以下載 full report

Discovery and the Evolving Role of the Library (PDF of Chapter 1)
The Format Transition for Scholarly Works (PDF of Chapter 2)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PDF of Chapter 3)

從 Ithaka S+R 報告中可以看出,做為教師研究的起始點,大學圖書館的使用情況正逐年下滑,而圖書館做為資源採購的角色則更為重要。另外建議圖書館必須將焦點從紙本轉移至數位內容的保存/典藏。下面就從 Chapter 1 中挑出幾張圖,看看圖書館角色的變化: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 identified by faculty, in 2003, 2006, and 2009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 identified by faculty, by disciplinary grouping

Percent of faculty rating these roles of the library as important, in 2003, 2006, and 2009

Percent of faculty rating these roles of the library as important, by disciplinary grouping

看起來以往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弱化中,例如找尋資料的起始點及gateway的角色。在老師們的眼中,雖然不同領域的老師有不同見解及建議,但整體而言,圖書館就是個 buyer,以前是買書,現在是買電子資源。這算是圖書館最基本的功能吧,只是不需再到圖書館來使用這些資源。至於大學圖書館其他的角色,或未來要扮演什麼解色,相信是每個館都想要尋找的答案吧。

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做為 starting point,經過3年(2006~2009年)後,搜尋引擎已經比圖書館線上目錄還高了,這與 OCLC等單位所做的環境掃描報告應該是很一致的。當然,這份問卷調查報告不只是上述的內容,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看看 Inside Higher Ed 及 Library Journal 的介紹:

Inside Higher Ed - Eroding Library Role?

Library Journal - Faculty Survey Warns of Potential Irrelevanc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Suggests New Roles

相關文章:
ACRL Environmental Scan 2007
OCLC 2005年報告

廣告

廣告

對「大學教師如何看待圖書館的角色」的一則回應

Add yours

  1. 在走向開放的趨勢下,
    鼓勵把研究成果放在網上的風氣,
    一定會讓實體圖書館的使用降低。

    至於電子資源的使用率的提昇,
    猜想應是對研究導向的教師,
    使用率較高吧?!
    在教學比重高的教師,
    也可能與其領域有關的情況下,
    大概一般的網路搜尋+教科書+參考書,
    就滿足其教學需求吧?

    不曉得各學校的圖書館,
    清不清楚該校的教師,
    是怎樣的背景條件,
    決定怎樣的教師,
    是從不用圖書館、
    或高度使用?

    在台灣應有這樣的相關研究報告嗎?

  2. 台灣應該沒有(很少?) 非營利組織在進行 liblolo 所講的那種報告,但或許期刊論文或各館內部報告會有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