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名為 Google Books大戰:為什麼圖書業也如此畏懼Google? 的部落格文章,文中分析了 Google Book Search(GBS) 給圖書業所帶來的影響,當中也包括了圖書館。對於出版業的影響我們不是專業,無法加以評論,但若從圖書館工作者的角度來看,該文的推論是有些問題的。
合理的推論是,圖書館會面前消失的危機。Google Books已經是線上圖書館了呀。誰還要花時間長途跋涉跑到好遠的地方去借書、查資料?
這是個很有趣的推論,相信大多數的人也都會有如此的直接聯想。但各位知道嗎? 全世界有幾十個知名圖書館與 GBS合作,掃描圖書館的藏書,難到這些圖書館就不怕圖書館面臨消失的危機嗎? 或許幾十年後或百年後在圖書館真的見不到實體書籍,但圖書館絕對不會消失。
首先,我認為圖書館不會消失的原因是,圖書館不只是藏書及借還書的地方,因為圖書館還有其他的功能。不過,由於 GBS 儼然成為一個電子書平台,未來圖書館可能會向 GBS 訂閱電子書。但因為 GBS 的獨大和壟斷,它也就可以壟斷電子書的訂閱價格。從目前圖書館得面臨逐年調漲的電子資料庫/期刊的經驗來看,我想這才是圖書館界最害怕的一件事情。
再者,即使有了電子書,並不意謂圖書館不會再買紙本書,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習慣在電腦或電子書閱讀器前看書,至少目前是如此。
還有,除了公共領域的書可以免費看外,還是有很多要付費的,這時如果圖書館有訂閱 GBS電子書,讀者還是得經由圖書館才可以看得到。
其實 GBS 最令人詬病的問題除了壟斷、個人隱私及先斬後奏(先掃描,若不同意再申請退出)…等問題外,還有一個值得關切的就是孤兒著作(orphan works) 的問題,到底經由孤兒著作所獲得的利益該歸誰呢?
現在各方都在等待陳卓光(Denny Chin) 法官的判決,相信到時候會是條大新聞,勢必會對圖書業帶來重大影響。對此案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先前我做的一些整理。
延伸閱讀:
Google Book Settlement 聽證會 (2010/2/20)
最新版本的Google 圖書和解方案出爐 (2009/11/15)
更多有關圖書搜尋的內容
打從二十多年前讀大學,不斷聽到"無紙世界",結果,紙的用量卻越來越多….網路時代,圖書館不開沒關係,網路斷線可是會令人抓狂;事實卻證明,景氣不好,到圖書館的人數一直在增加,只因為圖書館裡既有書又有網路可以使用,所以,一直不相信圖書館會因為Google的做法而關門…這大概也是這一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堅持吧..呵呵
同意楼上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