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收到來自對岸廈門大學圖書館黃國凡先生(大狗狗) 的來信,要我談談 Library 2.0 的未來趨向。由於時間較為緊迫,利用一點點上班時間(ps. 千萬別告訴我老闆 :)) 做了下面的回覆:
至於 Library 2.0,我個人認為它不會有什麼未來,應該說談不上有什麼未來。在圖書館 “盲目" 追求數位化的時候,它的出現讓我們注意到來自使用者方面真正需求變化,體現出人(使用者)的價值。由於它所帶來的技術及觀念也都逐漸被應用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中,除非有什麼重大的議題出現,否則肯定未來不會出現太多有關 Library 2.0的字眼或論述。如果說真有未來的話,那就是等著進化到 Library 3.0,至於Library 3.0是什麼,沒人知道標準答案。
後來看到上述這段話在書社會 的討論,以及其他人對於 Library 2.0的看法後,覺得有一點很有趣的是,我們對於 Library 2.0 的邊界在那裡都不十分明確,所以要去談它的未來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Library 2.0 在圖書館的歷史中頂多是一、二句話帶過,因為它並沒有一個主體。Blog、RSS 及 Wiki 等雖然帶來了些亮點,但還終究還是工具,不像 IR或數位典藏一樣直接對圖書館的館藏發生影響,這是為什麼我說它沒什麼未來可言。但也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 Library 2.0所結的果子成就了其它服務,如新一代的 OPAC或 WebPAC..等,以及一些服務的思維上。
最後對於廈門大學圖書館在資訊科技上的關注及專注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不吝於與其他同行討論及分享,這次該館泛技術年會報告的資訊及 ppt 請參閱這裡。
谢谢Ted!我翻墙过来抢个沙发哈。
blogsome也被GFW擋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