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有人要我分享 Web 2.0最近的發展,我想了想,感覺最近好像很少人再提到 Web 2.0了,倒是有幾個技術一再的被討論著。這些技術或現象主導著所謂後Web 2.0時代的網路,是該多關注它們一點的。下面的內容多是來自他人的文章,純粹做為個人學習之用。
Linked Data
ReadWriteWeb 在5月份連續有二篇文章[1][2] 介紹現今網路的趨勢,內容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 Open data
- Structured data -> smarter
- Filtering content
- Real-time
- Personalization
- Mobile (location-based, so you could say that’s smarter use of data too)
- Internet of Things (the Web in real-world objects)
直接看 ppt 或許會清楚一點:
上面這個 ppt 有一個東西被特別強調,那就是 Linked Data (中文稱為鏈接資料或關聯數據)。很多人都認為 Web 3.0 就是語義網(Semantic Web) 來臨的時候,然而在這之前,Linked Data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關聯數據(Linked Data) : 結構化數據,但不一定是語義數據[3]。
關聯數據提供了關聯結構化數據的新媒介,可以讓機器更好地讀取這些數據。但是,關聯數據本身不會給信息增加任何語義含義,而是更好地攜帶語義數據,供用戶訪問。所以,關聯數據雖然本身並不具備語義特徵,但它可以在數據層面建立關聯,為真正的語義網鋪平道路。
那倒底什麼是 Linked Data 呢? 或許可以先看看 Tim Berners-Lee 幾個月前在 TED上的演說 (演說內容全文(簡體中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M6XIICm_qo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 Linked Data 呢 [4]:
關聯數據是一個正式的W3C項目。它「通過網絡把以前沒有關聯的相關數據連接在一起,或者通過網絡降低現有(通過其它方式)關聯數據的門檻兒。」…. 要問關聯數據什麼地方最重要,那就是你可以利用它們。關聯數據讓數據開放並連接在一起,這樣人們就可以在它們基礎之上建立有趣的東西。在TED大會上,Berners-Lee認為關聯數據就是一箱箱數據,當通過開放標準關聯在一起時,從中可以萌發出很多新事物。
Berners-Lee曾提出關聯數據的四個原則,維基百科對其進行了闡述:
- 通過URI(統一資源標識符)識別用戶在網上發現的東西,並把其當做資源。
- 使用HTTP URI,這樣人們就可以定位並查找(解引用)這些東西。
- 當URI被解引用時,提供資源相關的有用信息。
- 在發現的數據中包括鏈向其它相關URI的鏈接,是一種提高發現網絡信息能力的手段。
簡而言之,關聯數據允許用戶發現、關聯、描述並再利用各種數據。它和數據的關係就好比萬維網和文件的關係。想更進一步了解 Linked Data,或許可以參考 Structured Dynamics 網站上的 FAQ [5]。
這裡也有二個介紹 Linked Data 的影片:How to Publish Linked Data on the Web,介紹的很詳細,值得一看。(pdf)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或雲計算) 前一陣子也炒得很熱,或許您也聽說了,OCLC 未來的 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 也會採行這樣的技術[6][7]。在維基百科上的介紹是這樣的:
一種動態的易擴展的且通常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虛擬化的資源運算方式, 使用者不需要了解雲端內部的細節,也不必具有雲端內部的專業知識,或直接控制基礎設施。
雲端運算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以及其他依賴於網際網路滿足客戶運算需求的科技趨勢。雲端運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透過瀏覽器存取的線上商業應用,軟體和資料存儲在伺服器上。
OCLC也很明白的講,採用了他們的 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後,就不用每一個館都要買一套 ILS產品,當然也就不再需要系統人員來維護了,因為你的系統和資料統統都在 OCLC 的雲朵裡。Keven的大作值得大家一看(見下面 数图研究笔记連結)。
Social Media (Marketing)
從 Web 2.0 的部落格(Blog)、YouTube 到現在的 Facebook、Twitter、Plurk,甚至 Google Wave,這些服務把人際關係和想要分享的東西通通匯集在一起,讓人們可以輕易的追蹤朋友的最新動態。也因為可以即時分享一些想法或訊息,開始有圖書館利用這些服務來推廣服務,企業界當然就會想要利用它來行銷。
除了上述的技術或趨勢外,電子書閱讀器和智慧型手機等移動裝置的發展也都值得我們關注。
相關文章:
[1]. ReadWriteWeb - Web 3.0 or Not, There’s Something Different About 2009
[2]. ReadWriteWeb - Web Trends: What’s New in 2009, Part 2
[3]. Understanding the New Web Era: Web 3.0, Linked Data, Semantic Web (簡體中文翻譯:网络新时代:Web3.0、关联数据和语义网)
[4]. Linked Data is Blooming: Why You Should Care (簡體中文翻譯:怒放的关联数据:你为什么应该关注?)
[5]. Structured Dynamics - Linked Data FAQ (簡體中文翻譯:关联数据问答)
[6]. 数图研究笔记 - 图书馆屹立云端
[7]. 数图研究笔记 - OCLC云服务深度解读
[8]. Library Journal - Unconference Uncovers Latest Tech Trends
[9]. 秋聲 Blog - 圖書館的鏈接資料(linked data):基礎篇(上)
Web 3.0 相關:
傻瓜也能懂 Web 3.0
Digital Inspiration - Web 3.0 Concepts Explained in Plain English (Presentations) 這裡收集了好幾個 Web 3.0的 ppt
好帖!感谢分享!!
謝謝Keven,這篇算是我的閱讀清單列表,還沒有完全看過呢 🙂 也期待能早日看到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投稿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