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圖書館的部落格成立至今已屆滿一年,應該是到要評估成效的時候了。但要如何評估或衡量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二個月了。 我想這個問題不僅是困擾著我們,也同樣是經營部落格者關心的議題。
前不久出現一個叫 部落格觀察 的網站,它依據一些量化過的 數據 來替台灣的部落格做排行榜。照理來說我們可以因此知道目前台灣部落格的連用情形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才對,但還是 有人 針對其統計方法提出質疑,引起了不少的討論。
我覺得部落格之所以興起,是因它可以讓人輕易記錄自己的生活、想法…等。不論讀者有多少人,它仍是有其價值的。不會因它排名在第幾千名,就是比較沒價值的。姑且不論其準確性與否,我仍覺得部落格觀察的那些統計項目對個別的部落格很有參考價值。但若是把它與不同屬性的部落格來拿比較,就失去了義意。
我並不想加入這戰局,但我一開頭的疑問並未因此獲得解決。學校圖書館部落格服務的對象是很明確的,基本上就是學校的師生。因此若以拿到部落格觀察去參加排行是很沒有義意的,但卻可以讓管理者一次輕易地了解各項數據。但光是這些數據還是無法很完整的呈現出部落格的狀況,…
我曾在 二篇部落格在圖書館應用的文章 這一篇也曾介紹了 圖書館部落格之發展與應用探析 (by 王盈文、楊美華) 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幾個部落格評鑑準則或項目,但那些項目卻都很難量化。
well, 這個問題一直很困擾著我。目前我只能用下面的方法來檢視 Blog 的成效:
- 網站流量統計 - 部落格也是網站,所以這應是最基本應有的數據。
- FeedBurner - 如果是提供全文RSS,則上述的流量統計多少會減少,所以如何知道RSS的訂閱或被讀取次數變得很重要。
- Comment 及 引用 數量 - 這是Blog 標榜與讀者互動的機制,大多數自建的 Blog平台都會提供此數據。
- 部落格觀察所提供的數據
當然,上述這些數據只能提供給我們一個圖書館部落格被利用的情形。我覺得有幾點是我們在建置或衡量 Blog 之前就要去思考的:
- 在沒有有效或強力推廣圖書館部落格下,會上來部落格的就是原本經常會來圖書館或圖書館網站的師生,而這些人占全體師生的比例本來就不高,所以部落格流量低並不會令人意外。
- 問題的本質還是要回到 讀者要的是什麼? 據我目前的觀察,大部分圖書館的部落格所發佈的內容都是圖書館原有的一些內容,如新書簡介、新到館書籍、最新消息…等,現在只是藉由不同的平台及管道來傳達而已。但喜好這類訊息的人是很固定的,如果還是侷限在這一塊餅裏推廣,成效可能也不會很大。如何改變我們內容的呈現方式,例如不再很官方的語氣…等。 甚至到如何把餅做大? 提供其他興趣的師生所想要的訊息…等,這些是我們要思考的。
- 所以我個人覺得,當我們使用這些所謂 Web 2.0 的工具時,目的並不只是要去服務原有的讀者,更重要的是要 reach 到其他的讀者。這些讀者可能對我們的訊息有興趣,但又不知、不想、不常上我們的部落格。要如何做呢? 可能有賴於各館的重新思考了。
把想法寫在這裡,實在是因為我被這問題困擾到受不了了,所以寫出來發洩一下。我相信在 「Web2.0 與圖書館」研討會 裡會有更深入的討論,請大家期待吧。
其他相關文章:
事實上一個 Blog 與其說是 Bulletin 還不如說是在讀者服務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但我認為 Blog 在圖書館或 Lib 2.0 該扮演甚麼角色是不必要的, ….
因為 Blog 在目前的角色往往只是有 Trackback 的 CMS 的話, 意義並不高…
因為只有少數的幾個 Blog, 就要說有所互動, 可能還太早….
真正的是一些個人化導引, 自我回饋推薦等使用者之間的參考, 還比較貼近下一個版本..
我觉得blog在更多情况下是展示个人的平台,用于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传播一些属于作者的隐性知识。在读者服务方面似乎作用不是很大。尤其是如果用blog来做咨询服务的话,读者很难在那么多的博文中找到能解决自己问题的答案。
我觉得更多情况下是一些图书馆领域内的人士来看图书馆的blog,以便互相切磋交流。
嗯,看來 Blog在做為讀者服務的平台上是需要再深思的。謝謝樓上二位的看法。
我看到很多圖書館的部落格 都是拿來當公告最新消息
然後有個回應的地方
可惜的是~~ 感覺回應都不熱列
所以我們的圖書館一直沒上線(雖然工讀生有架起了)
(PS Ted大大您是在圖書館的資訊人員?? 我在另一個圖資部落格中有人提到…)
eric,的確是像你觀察到的這樣,大多數的圖書館就是把 blog 拿來當作最新消息的發佈平台。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好,blog就是一個工具,就看你怎麼用它。
至於回應數不熱列的問題,就看圖書館的心態了。如果只是把以前的東西照貼過來,除非是攸關讀者權益問題,否則真的不會有人去回應,那就感覺就好像你在跟一個機器人談話一樣。
所以說囉,blog 可以使用,但所期待的是與所付出的成正比的。內容不人性化,只是轉換平台公告,那自然可以預期會有什麼效果。但即使是如此,單就發佈訊息動作的角度來看,blog 確實是相當簡單的工具。
最後,我最近都稱自己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工人 🙂
“圖書館工作的工人"?
那美工人員 就是美麗的工人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