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李素真小姐每個月會將其所閱讀關於圖書館趨勢發展的文章整理成文摘與同仁分享,這次徵得她的同意,將最近一次的分享內容轉貼於此,太感謝她了。
在最新一期的 Library Future 部落格文章中,Dr. Stacey Greenwell, Associate Dean, Academic Affairs and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ibraries 提出 Four areas for the future of Academic Libraries,簡述如下[1]:
- creativity, 圖書館在空間、服務、政策、館藏方面都要有新的思維與創意,領導者要能鼓勵支持館員提出新的、使用者關注導向的創意;
- value, 領導者要致力於呈現圖書館調查的回饋,讓圖書館的服務與利用與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成就產生關連性;
- data, 圖書館應扮演更好的資料管理者,組織研究資料、數據及機構典藏並提供檢索取用;
- collaboration,提供教職員生更多元的線上服務及設備,與校園社群成為合作夥伴,發展e-science服務、數位人文中心,專業創作支援服務。
圖片來源:Flickr
版主 Joe Murphy, a librarian and a technology trend spotter, 也提出 4 directions for libraries in 2014:[2]
- 圖書館是變動的實體、鑄造廠、實驗室,其服務應有未來性,
- 圖書館應扮演合作聯繫者,與社區、在地作家、出版社合作共創社區未來的成長,
- 在現有平台上展現新的平台:像connected cars(有網路配備的車子)、wearable tech(穿戴式科技), 如Smart watches、Google Glass, smart TV, larger smart phone,
- 圖書館正填補科技創新下社群差距所造成的緊張點(fill in the tension points caused by community gap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延伸閱讀:
1. Library Future - FOUR FUTURE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 GUEST POST #4FOR14
2. Library Future - 4 LIBRARY DIRECTIONS FOR 2014 #4FOR14
3. 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 - Steven Bell 談大學圖書館的未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