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最佳實踐指南

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去年(2012)元月推出了一份合理使用最佳實踐指南:Code of Best Practices in Fair Use for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 (pdf),希望對於合理使用提供圖書館員一個明確和易於使用的陳述。


Nalsi 在第一時間就做了簡短的介紹:[1]

ARL之前調查了來自不同類型機構的65名圖書館員,結果證明圖書館員缺乏對於特定情境下對於什麼是公平使用的判斷——造成的結果就是,圖書館員往往因為過度的擔心版權問題,而影響圖書館工作的進行。【關於什麼是公平使用,請參見維基百科中文版的「合理使用」詞條】然後ARL在2010年-2011年之間組織了多次圖書館員的小組討論,參與者討論了一系列基於假定的問題,探討了公平使用及其界限。討論結果在外部的版權專家的審閱之後,成為了本文件。

這幾天 ARL 再針對這份指南提供了一份圖表,是不是更易懂些呢

The Good News about Library Fair Use
圖片來源:ARL

大陸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去年3月就把這份實踐指南翻譯成中文(pdf),或許您會有興趣看一下。

摘自上述中文版的8個原則/規範:

  1. 通過數字網絡將定制的、與課程相關的資源向在校註冊學生開放,屬於合理使用。
  2. 從圖書館館藏中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展覽,以提高公眾對這些館藏的知曉度和使用度,並促進基於這些館藏的新的學術研究,屬於合理使用。
  3. 以保存為目的,為瀕臨損壞或是以不易獲取方式存儲的館藏資源製作數字複本,並且將這些複本作為易損型或難獲取材料的替代品提供使用,屬於合理使用。
  4. 創建圖書館特色館藏和檔案的數字化版本,並使得這些版本在適當的環境中通過電子化方式進行訪問,屬於合理使用。
  5. 當可供殘障人士使用的版本不能從商業來源獲得的時候,以下屬於合理使用:
    1. 當殘障人士提出要求時,按照殘障人士可使用的格式複制館藏中的資料;
    2. 保留那些複製品,以供符合條件的用戶提出後續要求時使用。
  6. 圖書館為其機構知識庫接收資料並且把存放作品以未編輯的形式向公眾公開是合理使用,包括出於合理使用目的來存放和發布包含有受著作權保護資料的作品。
  7. 出於學術和參考諮詢目的,圖書館建立或促進建立基於館藏內容的數字化數據庫來支持非直接消費性的分析利用屬於合理使用。
  8. 從網站上或互聯網其他資料中收集、建設基於主題的館藏,並且讓其開放用於學術目的,屬於合理使用。

延伸閱讀:
1. Nalsi的西文编目笔记III - 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公平使用最佳实践指南
2. ARL - Code of Best Practices in Fair Use
3. ARL Policy Notes - New Infographic: Good News in Fair Use for Libraries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