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分享

不曉得您有沒有收到過朋友轉寄來各式各樣的 E-mail,或者您就是主動分享寄發 E-mail的人呢? 除了"傳統"的 E-mail外,現在又多增加了許分享的管道,例如 Facebook、Plurk …等。提供網站(頁) 分享工具的 ShareThis 針對其所提供的服務分析出幾個有趣的結果:

  • 2009年透過 ShareThis 分享的網頁量成長了 200%
  • 通常搜尋引擎為網站帶來較多的流量,現在透過分享所帶來的流量最高可達搜尋引擎的1/3
  • 與搜尋引擎比較,經由 ShareThis 分享工具所帶來的訪次所產生的 page views 比來自搜尋引擎的,多增加了 50%

再來看看底下幾張圖吧:

How Peoplw Share
E-mail 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分享工具,而去年爆紅的 Twitter 還不是主要分享管道。(LV註:有人說2009是Twitter及Facebook年)

How Share Recipients Respond
當使用者接收到分享的訊息時,接下來的行為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察。特別的是有 40% 的點擊是經由 Twitter分享而來,ShareThis 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它的簡短 URL 及 re-tweet。

How Share Recipients Engage
訊息接收者經由分享管道連結至目的網頁之後的行為也值得採究一番。經由 E-mail 及 Facebook 連結至分享目的網頁後,使用者平均會有 2.95及 2.76 個 page views,但 Twitter 則只有 1.66 page views。通常你會花較多心思在朋友 E-mail 給你的網頁連結,而不是不經意在 Twitter上所發現的連結。

上述只是 ShareThis 從他們所獲得的數據分析的結果,或許不足以代表整個 Internet 上的分享行為就是如此,但可以參考一下啦。重點是他們所要探討的是這種分享行為的價值是什麼? 而他們的答案是Social Engagement。

不曉得我對 Social Engagement 的解讀與 ShareThis 的有沒有一樣,但我認為它就是一種存在感的表現。在 Plurk上你會發現有人的噗會有幾十幾百人的回應,而你我的噗卻經常門可羅雀,但這並不會讓我們停止去分享。

再回到分享這件事上,不論是E-mail、Facebook或微網誌,如果人們這樣喜歡分享的話,我們的網站是否提供足夠便利的管道呢? 除了本文提到的 ShareThis外,或許您也可以試試 AddThisAddToAny。最近我們圖書館的部落格採用了 AddThis的分享工具,而本站則採用 AddToAny,二者各有優缺點,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吧。(你看,雖然不見得有人想看,但就是愛分享 🙂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