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講 mashup 時簡單的介紹過 LibX,經過2年後它已不再只是 Firefox 的外掛,IE 也可以使用經由它所製作出來的 toolbar。那 LibX 可以做什麼用?
LibX 所製作出來的工具列可以提供使用者快速存取圖書館的資源,目前已經有443 個圖書館建立了自己的工具列,最重要的是這是免費、開源的。它有底下一些特色:
- Interactive Build System (“Edition Builder")
- Toolbar & right-click context menu
- Adaptive and user-configurable context menus
- OpenURL support
- Google Scholar Support (The ‘Magic Button’)
- Web Localization via Embedded Cues
- Autolinking
- Off-campus access via EZProxy or WAM
- Support for CiteULike
- Support for COinS
- Support for xISBN
- Show/Hide Hotkey
LibX 的首頁上有更多關於這些特色的說明。不過由此看來,它似乎不只是一個單純的 toolbar,例如說它會在網頁中有 ISBN的地方自動加上連結至館藏系統,還有 xISBN 的相關功能 …等。也因此, LibX 在設定及使用上給人感覺有點複雜。
不過如果圖書館真能提供這樣的外掛,相信對讀者而言是一大福音。除了 LibX 本身所提供的 Screen Casts外,我也看到 Kathryn Greenhill 也製作了一段影片。看過這些 Screen Casts 及影片後,相信對 LibX 在使用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http://blip.tv/murdoch-university-library/murdoch-university-library-toolbar-libx-murdoch-954395
只是我一時興起也去建立一個 toolbar,可惜不是很靈光。後來才知道 LibX 自動偵測 OPAC 參數功能只支援底下幾個系統或資料庫,其他的系統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要花多一點時間自己手動輸入相關的參數。
補充: 看到编目精灵 的留言才想起原本要在最後加上 精灵 一些博文的連結,因為記得编目精灵有很多篇博文在談論並實作工具條(toolbar),很值得參考:
早先也试过,虽然本馆所用是LibX支持的OPAC,但还是没做成。似乎定制起来很复杂呢。
用conduit做成的toolbar也能检索OPAC,所以就放弃LibX了。虽然书目检索功能没有LibX这么强,但可以有更多其他功能。
謝謝精灵的提醒,原本要在最後加上您關於工具條的一些博文連結,後來給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