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中興大學舉行的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 以『圖書館自動化與資訊服務新境界』為主題,而6月6日(五) 傳技也將辦一場名為『國際圖書館自動化的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的研討會。看來最近關於圖書館自動化的議題是相當的熱門…
看了傳技的議程,注意到有一個場次的題目是「整合性圖書館系統(ILS)整合了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因為有些 ILS 的功能實在不符實際需求,薦購也好,與財務或預算結合也好,都有水土不符的現象。
其實不只是上述的一些問題,連讀者最常使用的 OPAC 都不是令人滿意。美國數位圖書館聯盟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DLF) 於去年 (2007) 夏天成立了一個小組 (ILS Discovery Interface Task Force, ILS-DI) 負責分析關於 ILS 整合及檢索/發掘系統 (discovery systems) 的一些問題,並提出具體的技術建議。
在 ILS-DI 去年(2007) 11月份一份標題為 “Opening the ILS for Discovery" 的簡報資料中可以大概看出他們要做些什麼:
就在前不久 (2008/4/24) 他們發佈了建議書草案,相信很快就會有最後確定的版本。這份標題為 “An API for achieving effective interoper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and external discovery applications" 的建議書內容包含:
- An overview of our methodology and approach.
- A summary of a survey of the needs and discovery applications implemented and desired by both academic and public libraries.
- A set of abstract functions that external discovery applications need to be able to invoke on ILS’s and/or their data to support discovery and delivery.
- Recommendations for concrete bindings (specific protocols, data standards, etc.) that can be used to implement these functions in or on top of existing and/or future ILS’s. Specifying fully complete bindings and producing a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small, short-term group, but we hope to provide sufficient requirements and details that others can produce appropriate bindings and implementations.
也就是說 DLF 要定義一個 API,以 ILS為一個平台,讓不同 ILS 產品和建構在這些平台上的工具之間的互動可以更簡化、更有效率。目前已經至少有 10個 ILS 廠商或組織表示支持,預計會有更多的廠商加入:
- Talis
- Ex Libris
- LibLime
- BiblioCommons
- SirsiDynix
- Polaris Library Systems
- VTLS
-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 OCLC
- AquaBrowser
ILS-DI 小組成員 Emily Lynema 及 Terry Reese 於今年 2月 Code4Lib 2008 裡有一場關於 API recommendation 的談話,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123668668194232916
延伸閱讀:
秋聲 Blog - code4lib年會的一些議題(一):ILS API
謝謝follow這議題,最近Panlibus 有篇質疑的文章 供參考。
謝謝 Debra的訊息,看過那一篇部落格文章後,感覺也有幾分道理,但就如同該文章一開始所說,要大家在某一件事上毫無意見的同意是相當不容易的。
製訂這 API 的看來都是圖書館人員,過程中是否有參考 ILS 廠商的意見我們並不清楚。但質疑歸質疑,Talis 還不是表示支持? (Panlibus 是 Talis 的部落格)
倒是有一點值得觀察的,那就是這樣一個 API 建議書正式推出後,ILS 廠商的動作及圖書館應用的實際情形又會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