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2.0?

這年頭什麼都講 2.0,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機構典藏/儲存庫) 是不是也要考慮加入 Web 2.0 的一些功能或特色呢? 例如應用 AJAX 的使用者介面,或者開放 API 供 mashup … 等。eFoundations 在去年11月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提到了這個問題…

作者注意到英國 The National Academic Mailing List Service (JISCmail) 的 IR(一個 mailing list 的 Archives) 中也有這個議題的討論,比較令作者訝異的是,大部分的討論都聚焦在將 IR 視為 mashup的所在地,例如將外部的資源 mashup 進 IR 的使用者介面。

要實現這個期望可能會遇到二個問題:

  1. identifiers 被分派到典藏內容的方式
  2. 通常被分派到 IR 中的 metadata ‘items’ 的 ‘oai’ URIs,並不 Web-friendly 且就真實意義上不易被解析…

因對 IR 沒有研究,上述簡譯純屬個人理解,詳細內容還是請參見 原文

IR 是否也一定要 2.0? 我想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如果可以加入一些社會性功能應該是可以令人接受的吧!?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的 PocketKnowledge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整合了 social tagging 及 comment 等功能。

PocketKnowledg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