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ry Journal 一篇關於 Library 2.0 的文章

Michael Casey 與 Laura Savastinuk 在9月的 Library Journal 發表了一篇以 Library 2.0 為題名的文章,闡述次世代的圖書館服務。他們在文章中分別以透過“long tail”來開發新讀者、把讀者視為 collaborator 、處理科技/技術 … 等幾個角度來看 Library 2.0。

Library Journal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michaelcasey/227475343/)

底下摘錄了一些我喜歡的段落並簡單的做了翻譯:

… Library 2.0 的核心就是使用者為中心的變化。它是一種圖書館服務的模式:鼓勵持續及有目的的改變、在實體或虛擬的服務的建立及創作上邀請使用者參與、並且有一致的評估服務支持著。藉由增進顧客導向的服務提供,它也試圖吸收新的使用者並對原本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Library 2.0 的每一個構成要素都是朝向更好的使用者服務的一步。…

…. 你的圖書館客戶有喜好的書名/篇名、作者、類型。透過更多功能的 OPAC 界面來允許他們可以留下意見或評論、建立自己的 tags 及評等、並與其他人分享..等將可以豐富你的館藏目錄。顧客/學生總會想要知道他們的鄰居/同學正在閱讀那些書或聽/看那些做品。 Hennepin County Library 已經跨出這一步了,他們允許使用者在館藏目錄裏留下意見。…

… 在某一些圖書館,實施 2.0 是一個認知 (awareness) 的問題。“問你自己是否你的圖書館已經準備好面對 (技術) 的變化,因為大部分的答案都否定的。”Jenny Levine 在她的網誌上寫到“圖書館員還沒想到這些呢,我們必須改變這個情況。這在 Library 2.0 的討論中算是相當核心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它那麼重要。假如我們持續把內容鎖在自己的網站,並且不讓想使用的人們去用它,那麼我們的內容將會被棄在路邊。” …

… 在思考如何邁向 Library 2.0 時,細想一下你的圖書館已經提供了那些服務是可以被改進或增加新東西進去的。這可以是以技術為基礎或非技術的服務,同時也考慮一下那些於虛擬空間應用的虛擬諮詢服務或館際互借系統。圖書館必須不斷的進步 (evolve) 以便跟上使用者需求的改變。你可以藉由尋找新點子來讓所提供的服務保持新鮮感,並重新評做舊有的服務。…

… 許多的工具及想法都來自 Web 2.0 的世界,其中有許多是與技術無關的。每個圖書館的 Library 2.0 模式的細節將會不一樣,因為每個圖書館有不同的起點。透過館員及使用者之間的協同合作,你將能夠發展出一個如何使這個模式在你的組織裡良好運作的清楚想法。

此文在談論 Long Tail (長尾理論) 時提到了 Library Journal 在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Serving the Niche,有興趣的人不妨看看。

2006/9/13:钱涂 已經把整篇文章翻譯出來了,見 图林中文译站

對「Library Journal 一篇關於 Library 2.0 的文章」的一則回應

Add yours

  1. 圖書館新聞剪報(2006-09-18)

    【新加坡】RFID使圖書借閱率猛增 /【扎誌】網誌09/17 00:37, 2006引述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正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大顯神通。憑藉這種技術,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