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聽 Stephen Abram 談 Web 2.0 願景與 Library 2.0 及 Librarian 2.0,出乎我意料之外,只有近40人出席。Abram 所談的內容對我而言並不是很陌生,大部分的內容也都出自其先前的一篇 專欄文章 (PDF)。我記下的東西不多,但還是與各位分享:
- 雖然 Google、Microsoft 等公司都想要建立線上圖書館,但唯有圖書館員存在的地方才算是真正的圖書館
- 圖書館員不只是做資訊傳遞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增進問題的品質。問對問題,才能有效解決讀者的問題
- Google只能回答 what、when、where、who 之類的問題,而圖書館(員)可以回覆更深入的問題,如 why、how等
圖片來源:Stephen Abram “Poppies, Flying Monkeys, and Good Witches: Finding the Future of Libraries“ - 圖書館軟喜歡文字型態的資訊(源),但人們最有效的資訊吸收方式卻是透過視覺上的(visual)
- Web 2.0 強調的是透過web 2.0 的工具來建立使用者的體驗(experience)
- Abram 介紹了幾個 Library 2.0 的定義及障礙,我在前幾天已介紹過了,請參考 Library 2.0 的障礙 這一篇
- 最重要的是要去嘗試 (play) 這些 web 2.0 的工具
Stephen Abram 有很多的 presentation檔案都放在下面的網址,內容相當的豐富:
http://www.sirsi.com/Resources/abram_articles.html
感谢分享:)
速食知識#圖書館提供的知識
圖書館的知識=INPUT(吃)-分類歸納(消化)-知識(累積)
速食知識=快速-簡單-視覺-流行-免費-隨手可得
初級(國中小)-中級(高中)-高級(大學)-頂級(研究)-無極(社會)
速食(Google)-各級圖書書館-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
不管是WEB 2.0 或者其他的新方向與新技術,圖書館你想定位成那一級 !
既然無法達到像入口網站的方便! 如何提昇進一步進修的方法,文件,新聞,完整知識的服務,可能圖書館要努力的方向,就像期刊與圖書能夠互補一樣!
以上只是個人想法,提供給圖書館同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