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ksonomy (通俗分類) 這個現象源於2004出現的許多社會軟體(social software),例如分享書籤網站 del.icio.us 及相片分享網站 Flickr。它是由 tag 所组成,也是 Web 2.0 中重要的應用之一。
只是這種分類如何與圖書館的 Taxonomy (分類學) 並存呢? 如果讀者在 OPAC 裡頭可以自己建立 tag,並與其他讀者分享,就如同在 del.icio.us 一樣,這有可能嗎?
Library Stuff 的 Steven M. Cohen 經由 ACRL Blog 得知美國 UPenn library (賓州大學圖書館) 已經提供 tagging 的服務了。你可以連結到 OPAC 的 書目記錄 去看看,或者點選下圖放大看看。
Cohen 注意到這個 tagging 系統已經運作多時,並使有相當的使用率。他並認為新增加了這個 tagging 功能後:
- Students can rely on their trust networks to locate materials that they wouldn’t otherwise see.
- Professors can assign books and tag each one with the course number.
- Librarians can easily create online subject oriented reading lists.
我稍看了一下 PennTags Team Blog,發現他們是以 bookmarklet 的方式來運作。也就是說,只要讀者在他們的瀏灠器上安裝了 bookmarklet 之後,當在書目記錄頁面時,點選一下瀏灠器上的 Add to PennTags link 後便可以建立 tag。
閱於Folksonomy的研究,各位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
- XXC@Wiki:folksonomy
- Keven’s Blog 数图研究:Folksonomy、Taxonomy与Ontolog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