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使用MOOCs

最近被 MOOCs 這股熱潮燒到了嗎? 許多研討會都在談這個議題(包括圖書館辦的研討會),相信台灣每個大學都正積極想跳入這個紅海之中。不跳不行呀,我個人覺得一切就是為了能見度,不加入,人家在 MOOCs 平台上基本上就找不到你們家的東西。哪天網路大學排名或其他新的排名,也把這列為影響因素之一,您說能不跳入這個火(錢)坑嗎?


This poster explores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圖片來源:UW Today

當大家都投入 MOOCs 時,在龐大的課程大海中如何被使用者選擇上,相信學校知名度、師資、課程設計等因素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值不值得、該不該投入各校有自己的考量,但搞清楚目的及使用者對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美國賓州大學教務處負責 Global Initiatives 的執行長 Gayle Christensen 博士在他們11月中旬發表的一份 Working Paper中指出,針對 Coursera 平台上參與過賓州大學所提供24門免費課程的 34,779 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大部分註冊課程的學生都是已經擁有大學學歷的使用者,他們主要的目的是想在工作相關領域獲得更進一步的學習。這與賓州大學當初所設想要將課程提供給弱勢地區或國家的民眾上網學習的目的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下面是賓州大學這份問卷的一些數據:

  • 83% 已擁有2年制或4年制的大學學位,44% 有博碩士學位。
  • 這些大學以上高學歷的註冊者多數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這些國家的人口中,大約只有 6%有大學以上學位,但來自這些國家在 MOOCs註冊使用的就有 80% 擁有大學以上的學歷。

Christensen 指出那些經濟貧困的人根本就缺乏資訊設備可以上網,更沒有時間可以完成課程所要求的學習時數,這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因。

  • 在註冊上課的學生中有 57% 是男性,其中有 70% 是在職身份。
  • 來自美國以外的年輕註冊學生比美國本地年輕人更會利用 MOOCs課程。來自開發中國家中有59%的使用者是30歲以下,相較下美國只有24%。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30歲以下人數更高達63%。

賓州大學在2012年夏天開始在 Coursera 提供第一門免費的課程,吸引了上萬的學生,但真正完成課程的少之又少。隨後他們在各領域提供更多的課程,這些帶動其他學校的加入,如Pennsylvania State 及 Rutgers等。為何要加入? 我覺得就如我一開始所講,能見度吧。

當然,在這些 MOOCs平台上也有付費的課程,學校或許也可以透過這方式來正式收費授課,只是如何突顯出自己的特色,讓人家願意註冊上你的課,這才是關鍵,否則只能說人家有,我們也有,如此而已。

下面這張圖是2013年2月上網的,圖中所依據的資料可能是去年的,參考一下就好了,畢竟一年內變化可能很大。
Dark Side of MOOCs
點上圖可放大,圖片來源:OnlineColleges.net

延伸閱讀:
1. Philly.com - Study shows who’s taking open online college courses
2.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SSRN) - The MOOC Phenomenon: Who Take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Why?
3. UW Today - Pioneering MOOC instructors remain enthusiastic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