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 Plurk上說看到圖書館前排到等後進館的人差不多有一百公尺那麼長,今天從 竹帛齋主 那裡看到中國南京師大學生們排隊等候入館的情況後,覺得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不曉得這是考試期間特有的現象,還是平日就是如此?
排隊上圖書館場面似春運,有人拿擴音喇叭維持秩序。
圖片來源:CRI 國際線上
CRI 國際線上新聞中指出該校的學習氛圍原本就濃
至於為何這麼多學生排隊上圖書館時,孫老師講到了三點原因,一是本校學生愛學習的氛圍由來已久,學生都有這個攀比心理,看著其他學生那麼早就來讀書,生怕自己落後了;二是很多學生都想早點到,可找個很好的位置,圖書館的學生氣氛還是比宿舍等地方好的;三是圖書館的硬體環境很好,除了大量的藏書,還有中央空調,冬暖夏涼也是吸引學生前來的一個因素。
不同時期南京師大學生圖書館外排隊場景,“綿延看不到頭”。
圖片來源:CRI 國際線上
網友通過谷歌衛星地圖上指示排隊的“路線圖”。
圖片來源:CRI 國際線上
後面2個原因其實各校都差不多,看來唯一差別的是校風的差別,也就是學生是不是熱愛學習及研究。當然,要讀書不見得要到圖書館,但圖書館確實有很好的條件提供學生學習的空間。齋主在博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空間資源將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的最珍貴資源之一,也是圖書館不會因為紙質資源的轉變和數字化網絡化服務的普及而衰亡的根本之一。人是社會的人。儘管網絡也是社會,甚至是比現實社會更加真實的社會,但是網絡社會終究還是虛擬社會,並不能取代現實社會。
記得本站介紹過很多次的丹麥 Aarhus Public Library,他們在探索未來的圖書館時,圖書館空間的規畫和利用都是重要的內容。(見 探索圖書館的未來)
延伸閱讀:
程焕文如是说 - 大学生排队上图书馆说明了什么?
CRI 國際線上 - 網曝南師大學生排隊上圖書館場面似春運(圖)
根據上次在某處得到的資訊是
中國因為宿舍短缺的問題很大
所以很多人是被迫租在讀書環境很不好的地方
自然往讀書館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說穿了
這是一個國家可悲的現象
我一些博士班的朋友
學校都會保留空間給予租用
而且線上資料庫的使用也方便
預約借書很方便
就沒有早起排隊的必要性了
(而且很多人研究做到凌晨3-4點,早起排隊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這是病態的表徵, 代表校方對學生需求的提供不足
校方迴避問題, 還說啥是因為 本校學生愛學習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