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Kindle、Sony等電子書閱讀器越來越成熟,開始有圖書館準備要推出電子書閱讀器外借的服務,例如上海圖書館在今年2月招募了手持式電子圖書閱讀器試用讀者,讓讀者在家中也可以到圖書館網站下載電子書,然後透過電子書閱讀器來閱讀。
上海圖書館招募手持式電子圖書閱讀器試用,圖片來源:上海市图书馆学会
在美國,電子圖書閱讀器的出借好像早已有圖書館這麼做了,早在2年前 Sparta Public Library 就開始出借 Kindle 了。該館的舉動曾引起了適法性的討論,因為就 Kindle 的服務條款(Terms of Service say) 來看,圖書館不能這麼做,但 Amazon 並沒有對 Sparta Public Library 提出停止出借的要求。
在 Kindle 2 推出後,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面臨是否可以外借 Kindle 的問題。上週 Gerrit van Dyk 在部落格上就分享了他與 Amazon業務代表就借出 Kindle 合法性問題的討論結果,圖書館等非營利機構如果只是供出 Kindle 供讀者看電子書,應該不受限於 Kindle 的使用條款限制。不過他建議每個圖書館要出借 Kindle時最好還是洽詢一下 Amazon。
Unless specifically indicated otherwise, you may not sell, rent, lease, distribute, broadcast, sublicense or otherwise assign any rights to the Digital Content or any portion of it to any third party, and you may not remove any proprietary notices or labels on the Digital Content. (Kindle 使用條款 3.Digital Content)
就算法律法沒問題,電子書閱讀器外借服務仍有底下幾個挑戰:
- 成本問題:Kindle 2 一台要 360美元,Sony 的 PRS-505 及 PRS-700 也要 300 ~ 350美元,對多數經費拮據的圖書館來說只能望機興嘆。而此次上海圖書館所使用的閱讀器市價為 2,480元人民幣。由於閱讀器價格昂貴,圖書館是否要對借出的讀者收取押金? 或是有一定條件的讀者才能借用? 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 格式問題:多數的閱讀器無法吃下所有平台所提供的多種檔案格式,這對在流通或推廣上確實會很困擾。底下是上海圖書館的經驗:
目前上圖館藏的10萬種、24萬冊電子書都是從方正Apabi購買的CED格式電子書,雖然市場上已經出現翰林V2、翰林V3、翰林V8、 iRex iLiad 2nd、Sony prs-505、prs-700、漢王N516等數十種移動閱讀器,但唯一能與方正Apabi的CED格式電子書「握手」的只有「易博士」,而且這種閱讀器的屏幕還沒有做到與電子書格式的自動適應。最直觀的結果是,書的格式不能隨著閱讀器的屏幕大小變化,閱讀時需要左右上下不停地移動。「一些讀者反映閱讀器沒法下載英文期刊,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其實上圖擁有許多從美國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和歐洲專業圖書數據庫系統 Springer Link引進的英文電子期刊,但『易博士』閱讀器跟這些英文電子圖書的格式不匹配,因此沒法下載。」(引自文汇报)
看似單純的電子書閱讀器外借服務因格式問題而顯得複雜,無法十全十美。不曉得未來是否會有一種統一的,可以應用在各種閱讀器並發揮閱讀器完全功能的格式出現?
可不可以外借 Kindle:
Library Journal (4/7/2009) - Mixed Answers to “Is It OK for a Library To Lend a Kindle?"
Library Journal (2/7/2008) - Is It OK for a Library To Lend a Kindle?
相關報導:
文汇报 - 上图推动“数字移动阅读”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 - 口袋里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推出数字移动阅读器外借服务
计世网 - 国内首次出现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
我並不認為未來電子書的內容格式是統一的模式,而是開放支援多種載具的content,看看w3c,IDPF規範,多少看出點未來電子書的內容設計必定是多元支援閱讀載具
“開放並支援多種載具",非常贊同拉拉的看法。我不曉得這容不容易做得到,畢竟每種閱讀器都會有獨特的功能,或者為了市場的優勢而不支持或開發特有的格式。如果市場上出現一、二個獨大的閱讀器的話,應該大部分的內容廠商都會支援吧。( 胡亂說一通,其實我對電子書毫無研究 ;))
電子書不是什麼新興科技,像電腦發展一樣!由於市場機制的關係,淘汰剩下的就是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