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的研討會終於落幕了,聽到了幾位講者的報告後,感覺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趁著腦子還清楚的時候,在這裡分享一些我的看法,不是很成熟,純粹是個人的心得。
圖片來源: 淡江大學今日校園 (2006-12-15)
- 首先是來賓的邀請:最初在開始籌備這場研討會時,我們是定位為國際研討會的,所以便開始與 Library 2.0 的倡導者、Tame The Web 的 Michael Stephens 連繫,可惜他太忙碌了,今年的行程已排不下。
圖片來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michaelsphotos/321304734/接著我們想到了 OCLC 的 Lorcan Dempsey,但他覺得大老遠跑一趟台灣只為了一場研討會太沒 “效益" 了,最後我們只好放棄邀請國外的來賓。這些過程是辛苦了我們副館及溫先生,他們花了相當多的心思及管道在邀請大頭。當然,與會的其他來賓是原本規劃的名單中,並不受此事影響。
- 圖書館如何經營社群:在今天的綜合座談中,賴玲玲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可惜因研討會時間的關係而無法做進一步的討論。我當時回答的是,要建立起社群,最重要的是我們所提供的訊息是不是讀者所需要的。 在這裡我想再補充的是,除了內容外,適當的推廣或活動也是很重要的。有好的東西(內容),也要搭配好的行銷推廣。但要切記的是,過度的行銷或做一些令行反感的事反而會有反效果。總之,不論是 .com 或 .edu,社群的經營本來就是維繫一個網站生存的重要因素,只能講說,這已經算是一門藝術了。
- 圖書館不見得要自己經營一些所謂 web 2.0 的服務:會想到這個,主要是聽到像 Penntags 或 圖書館建一個 blog portal 的服務。我的想法是,我們的使用者數量或資源可能不足以支撐類似 Penntags 這樣的服務。讀者透過網路上相同的服務可以找到更多的同好或各式各樣的書籍資訊。那為何不倒過來呢? 如果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中,除了導到自己的其他服務外,是否也可以方便讀者連結到外面的服務,例如直接在 WebPAC 查詢結果頁或書目記錄頁就可以直接加入讀者的線上書籤…等。或者就要如同 柯皓仁 老師所講的,雖然與外面提供類似的服務,但要做到差異化。
- 關注交大:在聽完柯老師介紹交通大學圖書館在 Web 2.0 的應用時,心裡只有一個字 WOW。
- 小館怎麼辦?:一位學弟問我,我想自建部落格系統,但全館全員10人,系統人員呢? 我想這是小館經常要面對的問題。如果館內剛好有人搞電腦的,那還好。如果沒有呢? 我們聽了台上講者說了很多,但他們都是有資訊人員在處理呀。所以我回答那位學弟說,不要想不開去自己建一個系統,除非工作時間及主管都很支持,否則建議從免費的部落格著手。但我知道有些人很介意這一點,因為它很不符合圖書館的 “典藏" 精神,所有的資料都想放在自己館裡。各位就自己看著辦吧!
- Web 2.0 關乎的是使用者:不論是 Web 2.0 或 Web 3.0,最重要的核心是 user。若無法滿足使用者,再怎樣進步的技術也是白搭。
- 有趣的簡報:卜小蝶老師講 social tagging 時在簡報中可愛的 Keroro (軍曹),台大何浩洋先生所談到的 傅鐘到底敲幾響?
老伯的回答頗令人意外:「ㄚㄉㄡ˙攏不一定啦,我也沒在算,只是會敲久一點給在遠處的人可以聽的到。我敲二十多年了,攏沒數過。」
圖片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Mfile_342_47465_1.jpg - 經過這次的研討會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的 ted 長什麼樣子了,以後我可能就無法做壞事了 🙂
- 更悲慘的是,我就讀的學校名稱 (Univ. of Wollongong) 讓很多人困擾,不知該怎麼發音。部落格(Blog) 名稱也不是叫xx董的,所以記不得我的名字。所以建議各位,以後選學校,一定要找個人家聽過的,就算學校不怎樣,至少聽過那個地名。至於部落格名稱,也要仔細想清楚,什麼董的,或總裁之類的可以考慮, 但已經沒有創意就是了 😉
其他人的心得:
西文電子資源的視界 E-Resources - 【心得】Web 2.0與圖書館研討會
首先恭喜您們,這是次成功的研討會。對於"圖書館如何經營社群",我同意你講的—提供讀者之最需. 我想不管是目錄服務或blog,都可先針對一些有相同屬性的群體開始,即由(類似)主題服務開始做,或許是較好的策略吧?!
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都值得思考。
另外,原来Ted毕业于这个学校啊。我一直把它读作“卧龙岗”,老想着它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
Debra所言的由主題服務開始做,這個想法在會中好像也有人談到,我也認為是不錯的策略。不曉得Debra 有沒有出席這場研討會?
至於我就讀學校的中文譯名,的確就如精靈所言,就叫做"臥龍崗",中國大陸有不少人在這所學校就讀,我的同學中就有不少人。不過跟諸葛亮是沒什麼關係啦 🙂
我出席了.本想與你們兩位bloggers打招呼,但看到你們很忙,且我想低調、虛擬些.事後想想是有點失禮了。
學長
很高興八年不見,你還認得我,本想會後再與你相認,結果在會場就被你認出來了,呵.
聽了這二天的研習會,真的收穫很多,但是相對的可能又有一些事情,又要落到自己的身上了,哈..我會自己看著辦的.
冒昧到你家串門子,著實讓你有些措手不及ㄅ,看到你有一個甜蜜的窩,著實羨慕不已,可惜沒有親眼看到小Baby..
哪天還有你主講的研討會,記得通知偶丫...
Debra,不怪你,如果我是妳的話,或許也會做一樣的選擇吧。只是在籌備之初,我還想著是否也來一場blogger大會呢!
a-young,還好我沒認錯人,這代表你保養的很好呀。主講的研討會? 還會有嗎? 🙂
對於WEB2.0的議題很有興趣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參加….想請問一下是否可以提供研討會內容的相關文章…或是你們有印製研討會論文集嗎???可以購買嗎???
研討會的投影片已經上網了… , 網址是 http://www.lib.tku.edu.tw/bulletin/10years5.shtml
至於論文集,淡江會列入館藏啦,不過應該沒辦法購買到吧。也許可以試試跟有出席的同仁或朋友借來看看。
更正我上述的說法,論文集的電子檔我們也會放在網頁上,等上線後會再知會各位。
請問論文集列入館藏了嗎
已經上架了,您可以至 淡江大學圖書館的webpac 輸入 Web2.0與圖書館研討會 就可以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