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董 前天 email 告知 D-Lib Magazine 這個月有一篇關於 Library 2.0 (L2) 的文章,然後又在 Dlib的Library 2.0文章 介紹了一番。經梁董這麼推薦,我也得趕緊去看看這篇文章 😉
Talis 的 Paul Miller 在 D-Lib Magazine 的這篇文章: Coming Together around Library 2.0 在我看來並沒有太多的新意,很多的概念本站都有介紹過了,不過底下還是稍整理一下。
Paul Miller 本文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是他在 Library 2.0: The challenge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中對 L2 的願景之一,就是:圖書館做為一個有價值內容的供應者,應該變得更有可見度,而讀者也更容易取得它所提供的資訊內容。
也就是說,圖書館所提供的內容應該出現在讀者最常去的地方,例如系所的入口網站或者課程管理系統。另一個達成上述願景的方法,就是讓讀者不在圖書館網頁,也能查尋館藏。例如透過 Firefox 套件 Greasemonkey 的使用,你可以在 Amazon 等網頁上偵測到 ISBN 並進一步查詢圖書館館藏,詳細的過程 梁董 都有介紹。
本文的另一個重點是,Paul Miller 認為不同系統之間的障礙都應被破除,改採一個比較開放 (open) 的發展。透過 Web Services/APIs 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將各個系統的資訊 mashup 在一起。他舉了 Whisper 為例,我在 Library 2.0 的資源及影片介紹 有稍微介紹到。
對於上述提到透過 Firefox 套件所提供由網頁上的 ISBN 查館藏的功能我倒是有點意見。我覺得此功能很好,但若只侷限在某一個 browser,則效果不大,應開要能滿足任一種 browser 才是。我想 Talis 也知道這一點,Whisper 一開始也有些功能只限用 Firefox,但後來 IE 及其他 browser 也都可以使用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