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16) 在 圖書館的原鄉路 -「部落.部落格.圖書館」研討會 上以部落客的身份上台,真的是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因為這應該是第一次有這麼大的圖書館研討會能讓草根們現身說法。不過還是得說說自己的感想:
一開始便打從心裡佩服實踐大學圖書館,繼 2006年的「演進‧革命‧圖書館」研討會後,再次針對部落格(blog) 這個主題召開研討會,而且越辦越大。二次的研討會名稱都相當獨特,特別是蔡館長從社會人文的角度來思考圖書館部落(格),也可以看到他們在部落格應用上不斷的探索,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上午場次雖然時間嚴重超時,影響到與會者用餐休息時間,但因為都是第一次聽他們講話,覺得內容都相當有趣。其中顧館長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圖書館的發展,並分新圖書館在21世紀的種種面貌和各種趨勢,再談到對 Web 2.0 在圖書館應用的期待。不過有個很奇怪的感覺,就是在聽顧館長簡報時覺得講的都很有道理,但簡報結束後一時卻想不起來談了什麼?! 印象真的超模糊的 😉
至於查理王 的內容,很可惜因時間的關係而沒有全部展示他的投影片,不過從其內容看來,大致還是在談論 “部落格現象",若要論部落格在文化上的意義的話,似乎稍嫌不足。在這裡突然想到或許蕭新煌教授可以針對全球部落格文化去做做研究。
我個人原本是比較期待下午的場次,除了圖資部落客們現身說法外,我事先就注意到實踐大學圖書館的首頁改以 Joomla 來建置,部落格則採用 Drupal,所以很想聽聽他們的經驗。因為先前我也在為了要採用 Joomla 或 Drupal 而苦惱了很久。不過看來看法是一致的,我也採用了 Drupal,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Joomla 的權限管控真的不足。雖然有其他外掛可以解決,但有可能影響日後的版本升級。
至於部落客談圖書館部落社群部分,我覺得 老頑童的 ppt 好可愛哦,不過不曉得她身份曝光後對其日後寫部落格會不會有什麼影響。而 XXC 則有比較深層的思考,也同意他的看法:不要預設以blog來提供各項服務。我們應該依服務的需求及特性來選擇工具才是。至於我的部分,投影片可以在這裡下載,有些東西在台上忘了講,就在這裡補充吧:
- 我之所以提到了圖書館員(師生) 這塊是最缺乏經營的社群,是因為我們都一直強調與讀者之間的種種,但館員(師生)之間跨校或跨館之間的交流卻只能透過研討會這種場合。如何讓圖書館工作者、師生、及關心圖書館的大草小草(根) 們可以交流及學習的地方,應該也是我們在談圖書館社群時不可忽略的一環。
- 很多研討會到最後得到的是反效果,例如雖然談的是部落格,但最後好像不建議圖書館使用部落格似的。不過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真的有太多人事先沒想清楚都一股腦投入,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所以我說部落格仍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但要先想想你的服務是否適合利用部落格,你期盼透過部落格服務達到什麼目的? 如何去檢驗?
最後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昭珍老師所談到圖書館員角色的問題,她說從沒有聽說醫院或其他機構在未來會被取代,但圖書館在歷史上卻每每要面臨角色轉變的問題,甚至擔憂未來會被取代,所以是不是要重新定義圖書館員的角色? 我想重新定位是必要且合理的,必竟每個時代所面臨的環境都不太一樣,當某些作業被機器或電腦取代時,人們就得另尋出路或改變服務的項目。
此次研討比較可惜的是,難得有部落客上台,本來期待著草根們盡情發揮,無奈時間因素而無法實現,而其它場次依舊台上台下依舊壁壘分明,彼此間的交流甚少,十足的 1.0型式會議。我不曉得是真的時間不夠的關係,還是我們與會的人仍然習於只當聽眾。
其實還有一段小插曲,就是在早上不都是要簽名報到嗎? 當看到來賓名單中 “Ted" 這個名字時,我猶豫了好一陣子,不曉得要簽真實名字還是 Ted,最後還是簽後者,這是很奇特的感覺 🙂
2009/3/27 更新: 研討會的 ppt 及錄影影像己放在下列網址:
http://www.lib.usc.edu.tw/media/20090126/index.html
相關連結:
秋聲 Blog - 部落格研討會後雜感
台灣圖資論壇 - 圖書館的原鄉路-「部落.部落格.圖書館」研討會
Ted大大:
我是一個小館員,才剛踏入圖書館這個領域兩年半左右的時間,大前天小弟我也有幸參加了這個研討會,只是由於本人太晚到,所以只能在二樓觀禮.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當天早上的會議是乏善可陳的,不過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課程的時間太短,每個人都只有一小時不到的時間,所以導致這些大師都只能點到為止,結果是只能談其大略或是皮毛而已.不過對於顧館長所提到關於圖書館星空的觀點,倒讓我覺得那是一個很浪漫的想法;還有他所提到關於讓讀者參與共管圖書館資源的提倡,也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畢竟圖書館是因為讀者而存在.
本來中午出去用餐時我已經考慮要落跑了,因為上午的會議已讓我疲憊不堪,所以我還是去喝一杯咖啡提神,不過當司儀提到圖書館觀點的主筆者Ted大大要現身,頓時讓我神清氣爽起來,帶著期待心四顧找尋大大的身影.
這可是意外之喜阿,畢竟我上上禮拜才不小心逛到大大的Blog,雖然還只是剛開始拜讀大大的大作,不過當時真的很為有人肯用心力去經營這一塊領域而感動不已,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有這個機會遙望本尊.更令我沒想到的是,大大是如此的年輕帥氣,這真是令我羨慕阿.羨慕的是大大如此年輕就擁有自己的興趣,用熱忱去繽紛自己的生活,這些都是我正在摸索的.
其實大大的投影片中我最有印象的是企鵝聚集的那張,而且讓我不禁噴飯不已.因為整個上午談論下來,都在為科技和網路的進步而對圖書館以及紙本圖書的存廢擔憂不已,甚至擔心圖書館員的立身之道.尤其是那部Did you know?的影片.讓我感覺很像當天的研討會,一群館員聚在一起取暖只為面對外頭彷如寒風刺骨資訊爆炸的時代,感覺很有點超現實的味道…
當天大大有提到關於館員社群建立的問題,這點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議題了,想當初兩年前的我初任館員,我就一直希望有相關的館員支持系統的存在,無論是在專業或是情感上的.不過時至今日,我認為館員社群無法建立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缺乏了一個館員聯繫的平台.
以我為例,我是個高中職圖書館員,本館除了主任就是我啦,幸好我還幸運的有兩位阿姨會幫忙,我本來很哀怨,因為這樣就沒有經驗傳承,只能靠我這個門外漢自行摸索,不過後來我才發現我這種狀況並不是特例,幾乎所有的高中職圖書館.鄉鎮圖書館都是一人圖書館,你可以想像,業務量的龐雜讓我忙碌不已,每天都忙的昏天暗地,更不要說有這個和其他館員聯繫的機會和時間了;而大館如大學圖書館或是專門圖書館,更往往因為每個人對工作佔生活比重看法的不同或是利益糾葛的原由,往往也使的這種聯繫平台只能小眾化或是私營的方式呈現,能像老頑童們那樣的畢竟只是少數,甚至往往因時間而漸趨停業.這些都是因為缺乏了一個從業人員聯繫的平台所致.而且是公開有人熱忱經營的平台.
先醬子..很高興有這個機會拜見尊容..
ㄜ..總算打完了..昨晚我也打了很久..不過就在要儲存時不小心誤刪了…今天一切順利..真好..^_^
謝謝三斗柯, 看完您的留言,我到現在仍有股飄飄然的感覺 🙂 (人總是喜歡被讚美的啦!)
或許您會發覺我對上午場次的感想特別少,
那是因為我對那些主題比較沒有研究,所以為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就沒有記錄於本文,
不過我也同您一樣, 對顧館長 “讓讀者參與共管圖書館資源" 的看法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至於那張企鵝聚集的照片,您的解讀…嗯..好笑 🙂 但也發人深省!
的確,大部分的公共圖書館或高中職圖書館在各方面的資源或支援都相當有限,
而每個人下了班之後還有一堆家務事要處理,
要找到一個可以相互學習的時間或空間實在不易,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網路上的社群可以做一點什麼,
現在在 台灣圖資論壇 上已經有高中職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等小組的成立,
或許您可以加入,
不過由於這個論壇才成立沒多久,仍然需求大家主動的來參與就是了。
希望能有所收護 🙂 (至少可以交些朋友或聽取一些意見)
多搞搞此類研討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