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ide:網頁討論工具

自從在網站上使用 Gabbly 聊天室功能後,發現真正的線上聊天行為幾乎等於零,比較像是留言板。今天發現了另一個 Web 2.0 的免費工具,可以針對任一網頁提供使用者討論/留言的功能。

各位可以看看我網站上的右上方多出了個 [訪客留言] 的連結,點選後便會向下展開討論/留言區塊。Webride 除了提供討論/留言的功能外,留言內容還提供了 RSS 輸出。另外,使用者可以針對留言項目下 tag,方便日後的查找及分享。

由於是以網址 (URL) 為單位,所以網站內的每一個頁面都可以有自己的討論或留言區。單就 comment 功能而言,這樣子的功能在網誌 (Blog) 上比較沒有什麼用處,因為大部分的網誌都提供了每篇文章 comment 的功能。

倒是一般的網頁,如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介紹館藏目錄也都可以利用 Webride 來做 user review,真的是太好用了。可惜的是,目前似乎看不到進一步的管理功能,例如利用刪除不想要的 comment 或 討論區。

應用的方式有二個:

  1. 內嵌(embeded) 至你的網頁,好處是它保留在你的網頁內
  2. 另一個是以 frame 框架的方式展開,此時畫面會分成左右二邊,一邊可以論討或留言,另一邊可以繼續瀏覽網頁。此方式除了畫面會被切割外,網址也會被導至 Webride 那裏去,有點像 Gabbly 的做法。如此可能會影響到網站的流量統計。

此外,Webride 也提供了 API 供開發人員使用。而一般使用者也可以安裝 bookmarklet 方便進行網頁的討論。

只是這些留言或討論的內容通通放置在 Webride 的機器上,恐怕有些圖書館沒辦法接受這樣子的方式,還是希望所有的東西都在自己的伺服器內。我想 RSS 的輸出多少可以讓我們保有或備份這些記錄吧!!

有興起的人可以留意 他們的 blog

2006/7/22 更新
由於 Webride 目前仍需先註冊才能留言,不是很符合一般大眾的使用惜慣,所以使用前可能要考慮這一點。

對「Webride:網頁討論工具」的一則回應

Add yours

  1. 林老师也喜欢这个东西啊?^_^,您介绍的更加详细,赞!
    不过名字好像打错了吧?应该是webride

  2. 謝謝 ginger 的細心 🙂

    我在寫這篇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 web bridge,所以就把webride給打錯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