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因為閱讀環境的變化,出版社和圖書館都面臨來自彼此及新競爭者的極大挑戰,也都想要在電子書的市場中找到一個新的生存模式。最近看到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編譯了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1],清楚的整理出圖書館、出版商、電子圖書館供應商等之間在電子書市場中的競合關係及一些不斷調整的策略。
像是一樁已進入疲怠期的婚姻,長期以來,圖書館和出版商之間的關係只能用相安無事的沉悶來形容。然而,電子書的出現卻導致了兩方的關係轉為心痛破裂。圖書館很清楚,如果它們想要繼續在這個時代發揮作用,它們就需要購置數字化商品。在美國六大出版商中,只有蘭登書屋和哈珀柯林斯授權絕大多數的圖書館借閱其出版的電子書。其他的幾大出版商則或者拒絕圖書館的請求,要麼勉強地做些許嘗試。例如,在今年八月,企鵝出版公司將同紐約的公共圖書館展開試點合作。
出版商們對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如此緊張不安是明智的。電子書閱讀器的所有者就是他們需要鎖定的客戶群:有錢的圖書愛好者(無論是閱讀設備本身還是寬帶連接都不便宜)。如果這群人都轉向借閱電子書而不是購買電子書,那麼出版商們又將如何?
圖片來源:Flickr
很精彩的一篇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全文。中国新闻出版报早先也有一篇關於圖書館數位化及電子書的報導[2],文中也談到一樣的問題,特別是對圖書館借閱電子書的問題有較大篇幅的討論,最後也提到圖書館的一些嘗試。
哈佛大學圖書館創新實驗室正在研究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業務的發展前景,而且還在設計高科技工具,以便於出版商與圖書館和讀者之間分享電子書的內容。這個實驗室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圖書館如何利用自己的海量用戶數據保持長期增長以及如何開發能幫助讀者瀏覽和發現新書的技術。
與此同時,圖書館也在除圖書和電子書以外的其他領域取得了增長。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施瓦茨曼大樓就打算放棄一些收藏品,以便為電腦和讀者騰出更多的空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出版商、發行商、書商和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也將開始變得模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隨著出版商銷售難度的逐漸增大,圖書館所具有的價值也將變得越來越高。如果圖書館裡的電子書架具有與普通書架相同的作用,那圖書館勢必將走上數字化的道路。
延伸閱讀:
1.百道网 - 电子书借阅与出版商利益
2.中国新闻出版网 - 美国电子图书借阅率上升 未来图书馆将走上数字化道路
連AMAZON都將TEXTBOOK借出。如果學生有興趣則可以直接購買。
KINDLE既書可以在CHROME看了,電子書的年代開始進入了。
@Tiffany, 是呀,雖然還是喜歡紙本書,但不得不正視這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