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策略?

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受到全球矚目, 短短半年內被翻譯成二十五種語言版本,到底《藍海策略》有何神奇魅力? 北市圖的 館員工作與學習交流 也提到他們館長在館員發展日專題講座之前提到了這本書。在我看過2005年9月份遠見雜誌對於藍海策略的報導後,深覺圖書館從業人員也應看看這本書,至少先看看雜誌的報導。

9月份遠見雜誌 一系列文章中舉了很多實行藍海策略的例子,如太陽馬戲團、如家快捷酒店、壹咖啡、明華園、及宏達電子。在「你夠藍海策略嗎」這篇很清楚的介紹了什麼是藍海策略,從文章一開始便大致可以領會一二:

任教於歐洲管理學院(INSEAD)的《藍海策略》韓籍作者金偉燦(W. Chan Kim) 與莫伯尼(Ren Mauborgne)鼓勵企業徹底跳脫競爭者魔咒, 把策略焦點從競爭對手身上移開,專注大局而非數字、超越現有的需求, 並且對客戶創造更有價值的創新,大膽改變原有的市場遊戲規則,才能從血流成河的激烈競爭市場中,開創出無人競爭的藍色商機。

底下我把這篇「你夠藍海策略嗎」文章的一些重點摘錄出來:

  • 擁抱藍海,不跟競爭者起舞

    《藍海策略》作者金偉燦與莫伯尼打破了「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所提出的競爭為思考主軸的理論,《藍海策略》認為過度強調降低成本、改善效率,只在原有的市場進行差異化較勁,終究會落入企業削價競爭的「紅色海洋」。

    《藍海策略》強調,唯有不甩競爭者,才能超越現有的需求,擺脫既有的競爭局面,為顧客創造有價值的創新。

  • 重新定位,超越現有需求

    與其在有限的市場範圍內進行困獸之鬥,不如先退出競爭,靜下心來好好思索哪些市場是尚未開發的,努力經營非顧客市場,儘量擴大新需求,才能主導市場。

  • 減法原則,選擇性差異化
  • 在產品重新定位之後,就要開始研究降低或消除哪些產業慣用的標準,進行策略定價。

    但是要如何選擇降低或消除哪些行業的標準規定?「拿掉客戶所不重視的東西,改善成本架構,」朱博湧指出。

  • 提升業界忽略的要素

    除了消除產業中已無競爭力的要素之外,企業更應去找出哪些是被業界忽略的要素,從中創造差異化,小卒也可以成為英雄。

  • 更「講究」還是「將就」

    為擺脫狹隘的眼光,企業應該深入探討客戶的需求,是需要更「講究」還是「將就」即可,才是致勝的關鍵。

    《藍海策略》指出,功能定位的商品如果將產品的感性因素增加,往往能為原有商品注入新生,刺激出新需求。

  • 找出互補的產品與服務

    企業透過在產業供應鏈中,找出互補性的產品或服務,也能締造出龐大的藍海商機,就如同沒有晶圓廠的IC設計公司聯發科技,在光碟機客戶與晶圓廠之間,成功地創造出晶片設計的服務。

  • 不盲從,才能開創藍海商機

    《聖經》故事中,摩西帶領群眾跨越紅海,找到充滿奶與蜜的迦南之地。對於現代的企業家而言,也正面臨到開紅海、找尋營收與獲利同步成長的藍色海洋。

    《藍海策略》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惟,如何做跳脫既有競爭態勢,重新思考對客戶創造有價值的創新。

我還沒看過《藍海策略》這本書,所以不清楚上面這篇遠見雜誌文章所提到的策略或原則是否完全與《藍海策略》一致,建議有興趣的人應該去看《藍海策略》這本書,或者至少把遠見相關的報導給看一看,因為後者報導了相當多的國內外實例。

藍海策略讓我想到 Stephen Abram 在 32個激發創新的提示 (一) 中提到的80/20 法則,除了一般人所知道的“80%的使用率/收益/統計…等 都將來自 20% 的使用者”外,也提到了“若想要成長,必須找到未來的使用者在那裡”,我覺得這與藍海策略在某方面是相當一致的。

這些策略或原則與圖書館有何關係呢? 這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發覺會利用圖書館資源的讀者佔總人口或總學生人數的比例是相當少的,然而我們確花相當多的錢在服務這些讀者。這倒也沒有對或錯,因為可能因此學校有傑出的研究成果或者對這些讀者的使用者滿意度相當高。

但當我們考量到那另外 80% 不來圖書館或不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廣大“市場”時,我們應有何做為呢? 我好像沒有看到圖書館在這方面的有很多努力,或許是圖書館多數不是營利單位,或許是圖書館人力不足,或是圖書館仍侷限在其傳統保守的作風,無法吸引新世代的讀者? …. 但我相信若想要在眾多圖書館中脫穎而出的話,藍海策略是很值得參考的。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