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是最近這半年來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當然絕大多數是來自圖書館同業的詢問。隨著 Facebook成為今年台灣百大網站排行榜第2名,火紅的程度不輸給當年的部落格(blog) 熱潮。但圖書館應該就要因此而建立 Facebook粉絲專頁嗎?
Library 2.0 已死?
沉寂已久的 Library 2.0 (圖書館 2.0) 話題最近因為一篇名為 “Deconstructing Library 2.0" 的部落格文章,再度掀起熱烈的討論。該文作者針對維基百科中 “Library 2.0" 條目的許多定義,及最新參考資料只到 2007年…,提出了許多的問題,包括 Library 2.0 一詞是否已死?
Web 2.0世界的行銷秘密
The Secrets of Marketing in a Web 2.0 World 是一篇由 華爾街日報 與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在 2008年所刊出的短文,3位學者從與企業主管的對談中找出一些行銷原理。大陸的译言网也做了全文翻譯。
就是愛分享
不曉得您有沒有收到過朋友轉寄來各式各樣的 E-mail,或者您就是主動分享寄發 E-mail的人呢? 除了"傳統"的 E-mail外,現在又多增加了許分享的管道,例如 Facebook、Plurk …等。提供網站(頁) 分享工具的 ShareThis 針對其所提供的服務分析出幾個有趣的結果:
Web 2.0時代圖書館員的角色
資訊專業人士 Hervé Basset 在最近一期(October/November 2009) 的 Research Information 分享了 Web 2.0時代的資訊行為及圖書館員角色的一些看法:
史丹佛大學圖書館的虛擬檔案館
一般人很少去注意到圖書館的特別館藏,一來是特藏的地點可能位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或許平常也不是隨便可以參觀,再者也不是所有讀者都對它有興趣。如果把這些資料都放到網路上去,是不是可以解決前述的二個限制,讓更多感興趣的人可以輕易地看到珍藏資料呢?
圖書館與雲端運算
美國知名圖資部落客 Michael Stephens 每年都會發表一篇科技趨勢的觀察,在今年年初 Ten Trends & Technologies for 2009 一文中他首先提到的就是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有人說 2009年是 Cloud Computing 元年,想必接下來會有更多雲端運算的服務推出,就圖書館而言,至少我們已知道 OCLC 的 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 將會採用此技術。
Web 2.0 之後
幾天前有人要我分享 Web 2.0最近的發展,我想了想,感覺最近好像很少人再提到 Web 2.0了,倒是有幾個技術一再的被討論著。這些技術或現象主導著所謂後Web 2.0時代的網路,是該多關注它們一點的。下面的內容多是來自他人的文章,純粹做為個人學習之用。